十大炒股配资平台
1944年5月27日,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率十一个师团、二十余万兵力,分东、中、西三路大举南侵。其中西路日军以第四十师团为主力,配属数个独立旅团及海军陆战队一部,自石首、华容南下,进攻益阳、宁乡、湘乡。其战略目标在于扫清长沙西南方向的守军,切断国民党第六战区增援长沙的通道,保障日军主力攻占长沙。
日军入侵宁乡县情况示意图
根据长衡会战的部署,驻守宁乡的国民党军集结了第七十三军、第七十四军、第七十九军和第一百军,共计四个军七万余人。他们的作战任务,是阻击日军进攻岳麓山西侧并进犯湘乡。在国军集结于县境、积极备战第四次长沙会战期间,宁乡县党政战时指挥所奉命行动:划定双凫铺以西为安全区,以东为战区,并紧急将战区内的老弱病残妇孺及重要物资转移至安全区。
县党政机关西迁黄材后,为支援第四次长沙会战,筹集了45万元经费,组织了约3.6万人,成立了军民合作总站。该站全力为国军守备部队运送构筑工事的建材、粮食、柴草及其他军需物资。然而,由于守军战线过长、军心不稳、战斗力未达预期,当日寇发起猛烈进攻时,宁乡防线被迅速突破。
尽管如此,许多怀有强烈爱国热情、对侵略者深怀仇恨的官兵,依然在民众的积极支援下,顽强抵抗,浴血奋战,进行了三次重大战役:县城保卫战、黄土潭阻击战、杜家山防御战。
县城保卫战:血战五昼夜
1944年6月,国民党第七十四军第五十八师以第一七三团为主力,加上第一七四团一个营以及师属迫击炮营一个连,共计3000余官兵,负责阻击县城及其以东地区的来犯日军。一七三团团部设于南门福音堂,团长何澜坐镇指挥。
6月11日,日军第四十师团先遣部队2000余人,从望城乔口、靖港登陆进犯双江口。
6月14日下午3时许,日军在双江口高峰桥地段突破一七三团警戒部队防线,沿檀树湾、蔸子潭、麻帼石方向向城郊阵地猛扑。后续日军则从朱良桥、菁华铺出动,抢占县城东郊、西郊,猛烈炮击县城。炮火覆盖之下,凤形山、木鱼岭、月形山、仓岭上等国军阵地工事尽毁。
日军突入县城后,守城官兵奋起抵抗,与敌展开惨烈的白刃肉搏,双方均伤亡惨重。当晚,一股约700余人的日军进攻神仙洞、狮子山等地;另一股约500余人的日军则袭击南门桥,切断了守军后路。守城官兵陷入包围,但依然英勇反击,多次击退日军冲锋,予敌重创。
6月15日拂晓,日军增兵攻入县城,守城官兵依托残垣断壁,与敌展开激烈巷战。终因寡不敌众,伤亡惨重,县城大部分陷落敌手。
6月16日上午8时,日军炮火集中轰击杜家山守军阵地。团长何澜命令中校团副蔡亚锷(宁乡大成桥人)率领特务排增援杜家山。蔡亚锷身先士卒,双腿不幸中弹,被救护回南门福音堂地下室包扎,而杜家山阵地随之失守。
敌人占领杜家山高地后,一七三团团部所在的福音堂完全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,形势危急万分。此时,驻守南门河对岸的第五十八师主力,却因师长张灵甫尚未派出援军,团长何澜遂率数十名官兵撤离阵地。军心顿时动摇,秩序大乱。
正在福音堂地下室接受包扎的蔡亚锷见状,强忍伤痛大声疾呼:“各位弟兄!我们这样突围逃生,无异于白白送死!不如坚守待援,才有一线生机!”惶恐的官兵们见蔡团副身负重伤仍大义凛然,深受触动,战斗意志被重新点燃。众人一致请求蔡亚锷接替指挥,决心与阵地共存亡。
蔡亚锷临危受命,立即命令加固福音堂工事,并将尚有战斗力的140余名官兵整编成一个连,指定少尉任重远为连长。他对全连将士慷慨陈词:“要把‘死’字顶在头上,把成功的把握握在手里!与其生而受辱,不如死得光荣!”他更坦诚告知众人团部福音堂内存粮、弹药、医药、饮水的实际存量,以此稳定军心,坚定大家坚守歼敌的决心。
在蔡亚锷的鼓舞与组织下,士气大振的残兵奋勇而起,继续坚守城池。当晚,他们在印台山上与日军展开生死搏杀,视死如归,数次击退敌军的进攻。
6月17日,城南河对岸的援军终于向日军发起攻击,分散了县城守军的压力。但进攻印台山的日军久攻不下,竟丧心病狂地向福音堂阵地施放毒气!守城官兵仅以湿毛巾捂住口鼻,奋力还击,死守阵地。
坚持到6月19日,援军与守城部队终于形成对日军的夹击之势。日军遭受重创,被迫撤围向西逃窜。浴血奋战五昼夜后,宁乡县城岿然不动!
6月20日,师长张灵甫派一个连及卫生担架队进城,协助守军打扫战场,掩埋牺牲官兵遗体。随后,县城防务移交给了第一百军所属的一个营接管。
在这场可歌可泣的宁乡县城保卫战中,军民携手,英勇抗击强敌五昼夜,付出了巨大牺牲:阵亡官兵400余人,受伤者700余人。蔡亚锷中校因在此战中的杰出表现和英勇不屈,被国民党政府授予“云麾勋章”和“胜利勋章”各一枚。
抗战胜利后,国民党第七十四军第五十八师司令部于1946年4月27日派人至宁乡,委托宁乡县政府负责修建该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,以彰忠烈。
1947年2月,纪念塔在县城杜家山落成。塔身石碑不仅镌刻着烈士的英名,还铭刻着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笔题写的“浩气长存”十大炒股配资平台,以及国民党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所题的“气壮山河”。这座纪念塔,永恒铭记1944年夏天宁乡城下那场铁血鏖战与无数忠魂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